全球貿易降溫,外貿訂單銳減,海運需求進入低點,運價跌回疫情前水平,全球運力和集裝箱均嚴重過剩。在全球各大港口,空集裝箱堆積如山。2021年“一箱難求”的盛況,已不復存在。“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現在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這種景象很多年都沒見過了。” 財新網援引一名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近期表示,不僅是上海,空箱堆積如山的現象也出現在廣州等港口。“我們現在已經很少加班了。以前加班時,通常是上班12小時,休息12小時,現在是上班12小時,休息24小時。”界面新聞援引在上海港開集裝箱卡車的一位工作人員指出,如今港口有很多空集裝箱,他們的工作量也因此受到影響。
據全球集裝箱租賃和交易平臺Container xChange最新數據顯示,上海20/40英尺集裝箱CAx的數值均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第二周達到0.66,之后幾周穩定在0.64,已經連續7周在0.6以上。作為對比,2022年第三周,上海40英尺集裝箱CAx的數值只有0.48,最高時也僅為0.59。CAx指數高于0.5,意味著入港集裝箱的數量大于離港集裝箱的數量,容易造成空箱在港口堆積的情況。Container xChange發布的報告還顯示,與過去三年相比,上海、寧波、天津等港口的CAx指數保持高位。

在美國洛杉磯港,空箱堆積情況雖然比2022年大幅好轉,但相對于國內港口來說情況更為嚴峻。CAx指數顯示,2023年前7周,洛杉磯40英尺集裝箱CAx的數值維持在0.78以上,最高時達到了0.83。另外,北歐的安特衛普港等也在0.8以上,意味著歐美消費地港口空箱堆積情況超過國內水平。實際上,碼頭空箱問題在去年下半年已經出現,2022年12月5日,中國港口協會官網發布港口生產運行監測與分析報告稱,11月,8大樞紐港貨柜外貿重箱(通常指裝了貨的箱子)輸送量比上年同期下降9.7%,外貿空箱增加23.73%。
導致集裝箱供應過剩、空箱堆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這種情況又何時能夠恢復?
近兩年在狂熱海運市場行情下,全球生產大量集裝箱。根據德路里最新的集裝箱設備報告,集裝箱制造企業在過去兩年內大量生產集裝箱,僅2021年全球生產了超過700萬TEU集裝箱,是常規年份的近3倍;去年全球集裝箱數量又增長了2%,目前全球集裝箱量達5090萬TEU。
隨著供應鏈瓶頸逐步回歸正?;?,全球航運市場過剩集裝箱數量已達500萬TEU,這些過剩的空箱堆積在世界各地碼頭和倉庫里,過剩比例超過10%。
原因之二:
此外,全球需求疲軟,外貿低迷是港口空箱堆積的重要因素。德迅物流人士稱,2022年第4季集裝箱海運貨量形勢非常不樂觀,2023年1月出口形勢可堪比2020年2月疫情剛剛爆發尚未復工復產時期。
業內一名貨代資深人士表示,一般在春節后45天,集裝箱海運市場才會逐步恢復。2022年下半年以來擾動市場因素尚存,2023年至少要經過60天,即到3月20日再觀察市場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