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航運市場的老兵,德國知名集裝箱船東Claus-Peter Offen表示,對于集裝箱船舶而言,目前的情況看起來和2009年很像,集裝箱船舶最糟糕的時刻即將來臨。
船東:情況正在惡化
Claus-Peter Offen的OFFEN GROUP是德國最大的獨立集裝箱船東公司。
Claus-Peter Offen認為,今天的集裝箱船舶市場具有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許多特征。
現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在需求走軟的時候,運力供給面臨著大幅增長。這表明集裝箱市場將進一步下跌。
這位船東將其對未來市場看衰的主要原因歸結于大量的新造船訂單的產生。
而OFFEN GROUP也無意投資于下跌的市場。
近期不會再投資集裝箱船
Offen表示,正因如此,其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將不會新造集裝箱船或購買二手集裝箱船。
事實上,與那些大型集裝箱船航運公司和一些獨立集裝箱船船東公司不同的是,總部位于漢堡的OFFEN GROUP在近兩年集運市場的大繁榮高峰期時并沒有投資額外的運力。
Claus-Peter Offen將這兩年集裝箱市場的驚人增長描述為“非同尋常的情況”。
“對我來說,可以肯定的是它(集運市場的火熱)不會永遠持續下去。航運市場永遠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他說
Clarksons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初,今年已經訂購了334艘25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船,高于2021年創紀錄的430萬標準箱訂單。
目前的集裝箱船舶的新船訂單占在運營的集裝箱船隊的30%以上。
而今年所新產生的這250萬標準箱的新船訂單是2010年至2019年平均每年120萬標準箱的兩倍多。
Claus-Peter Offen認為,未來新船交付的運力驚人,這可不是什么好兆頭。
“這讓我想起了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日子——當時世界船隊的增長遠遠超過了可以合理預期的[需求]增長。”
“我們很高興我們之前什么都沒做(沒有訂造新船和購買二手船舶),”他說。
“我們一直持觀望態度,因為我們擔心市場在不久的將來會大幅下跌。而這件事情的發生比我們預期的更快和更強烈。”“而且今年的下跌可能還會繼續。”
Offen認為,他自己的公司所擁有35艘最大14,000標準箱的船隊,可以繼續安然度過不斷惡化的市場狀況。“我們很高興,除了極少數例外,我們大多數的船只處于長期租約中。”他說。
我們大約一半的船只是在2010年之后建造的,許多船只的租期要到2029年。
該公司于2017年從慕尼黑Conti Reederei處收購的集裝箱船目前也都還有大約4年的租期,并且租金水平也都處于非常好的水平。
多元化發展,進入另一個市場
“我認為隨著長期租船合同的減少,集裝箱市場將變得更加復雜。我們可能會進入其他船舶市場;我們必須看看其他市場是如何發展的。”
事實上另一家德國領先的直線型集裝箱船舶船東公司Leonhardt&Blumberg(簡稱L&B)就利用好集運市場大爆發實現了戰略多元化發展,成功進入了成品油輪市場。
L&B是世界上擁有1700TEU集裝箱船舶的船東公司。
具體而言,這家總部同樣位于漢堡的船東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趁集裝箱航運市場仍然火爆的時候出售了旗下多艘直線型集裝箱船舶。
具體而言,該公司現已完成5艘集裝箱船的出售。鑒于小型集裝箱貨船市場的急劇下滑,事實證明該公司的這項操作恰逢其時。
根據New ConTex指數,1,700-teu船舶的6至12個月租期租金水平同比下降近70%。二手價值的下跌也是緊隨其后發生的事情,一艘使用了10年的1,700 teu支線船的價值在一年內下降了45%。
根據Clarksons Research的數據,此類船只目前大約價值1700萬美元,而去年年底為3100萬美元。
利用出售集裝箱船舶的資金該公司還收購了5艘MR型成品油輪。
此舉反映了該公司在2017年與漢堡的船東Buss Shipping合并時所采取的生存戰略。這樣的戰略也使該公司能夠在最近的集裝箱繁榮之前的幾年里度過危機。
Leonhardt&Blumberg董事總經理Torben Kolln表示,其實其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就開始研究進入成品油輪市場。
同Claus-Peter Offen一樣,Kolln相信“下一次集裝箱航運危機將會到來”,L&B一直在尋找可以立足的“至少第二條腿”。“對于干散貨來說目前進入投資已經為時已晚,”他說。“那列火車已于2021年下半年離開車站,因此我們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研究成品油輪。”
L&B在5月份以4000萬美元的售后回租交易從Ardmore Shipping購買了三艘MR成品油輪。一個月后,又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從加拿大Third Eye Capital收購了另外兩艘——51,300載重噸的Cygnus和Sextans(均建于2007年)。
目前,L&B仍然擁有一支由36艘船組成的船隊,與年初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