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一系列影響加劇了中東大國埃及的國內困境,推高了民眾的不滿情緒。當前埃及國內經濟形勢危機四伏,可能對中國在埃企業以及對埃出口企業造成影響。
埃及深陷債務危機
在通脹飆升、收益率上升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這個北非國家已成為貧困國家陷入困境的最新象征。
繼俄羅斯和斯里蘭卡近期出現債務違約后,埃及被普遍認為將是下一個出現同類情況的國家。
日前,埃及央行公布數據,截至今年9月該國尚有331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這還是在央行嚴格審核信用證以及進口限制措施下數據,此舉造成該國不少日用品出現短缺。埃及央行近日宣布,有關進口商獲取信用證的要求將在今年12月放松。
“為了避免債務違約,埃及將需要額外的外部支持,尤其是在經常賬戶赤字不斷膨脹和資本流入疲弱的背景下,”牛津非洲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Callee Davis表示,“如果埃及無法獲得進一步的外部融資,債務違約的風險將大幅增加。”
另外,IMF今年一直在新興市場扮演了重要角色。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埃及達成初步協議,為這個經濟困難的阿拉伯國家獲得30億美元的貸款鋪平道路。
埃及當前同樣飽受高通脹與貨幣急貶的危機。
日前埃及中央銀行宣布,將基準利率提高200個基點。當天,埃鎊對美元匯率下跌超16%,創下自2016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
另外,由于俄烏戰爭的沖擊和食品價格上漲,埃及通貨膨脹繼續加速,預計今年達到8.7%,2023年升至14%。根據埃及中央公眾動員和統計局數據,埃及9月年度總體通脹率達到15.3%,為2018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
埃及外匯管控手段多變
由于新冠疫情嚴重,當地旅游業衰退,加上地緣政治沖突導致進口商品和能源價格上漲,埃及面臨外匯短缺的情況,因此埃及今年的一系列進口管控“騷操作”讓外貿人叫苦不迭。
2022年2月14日,埃及央行宣布,從3月份起,埃及進口商僅可使用信用證進口商品,并指示銀行停止處理出口商托收單據。這一決定是為了埃及政府加強進口監管,減少對外匯供應的依賴。
2022年3月24日,埃及央行再次收緊對外付匯并規定部分商品在未得到埃及央行批復前不得簽發跟單信用證,進一步加強外匯管制。
2022年4月17日,埃及進出口控制總局(GOEIC)決定停止從814家外國及埃及本地工廠、公司進口產品,名單中的企業來自于中國、土耳其、意大利、馬來西亞、法國、保加利亞、阿聯酋、美國、英國、丹麥、韓國和德國等國。
2022年9月8日起,埃及財政部決定自當日起,將海關美元價格上調至19.31埃鎊,從國外進口商品的匯率將采用該匯率。這一新的海關美元匯率水平達到了歷史新高,高于埃及中央銀行規定的美元匯率。照埃鎊這個貶值速度,埃及進口商進口成本在不斷增長。
在埃及實施信用證新規后,不少外貿人反饋說,因買家開不出信用證,出口埃及的貨只能滯留在港口,眼看蒙受損失但毫無辦法。更謹慎的外貿人則選擇暫停出貨。
此外,由于埃及匯率攀升及外匯不足的原因,導致買家付款難度增加,從而轉向黑市。
新興經濟體危機頻發
2022年以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都陸續面臨流動性危機、債務危機和經濟危機等危機。
伴隨著貨幣里拉的大幅貶值,土耳其食品和能源價格持續飆升,推動通脹水平“沖破天際”。
土耳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通脹同比飆升至85.5%,連續第17個月上升,刷新1998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依舊拒絕提高利率,堅稱加息是“萬惡之母”,并且還連續三月降息。
2022年,斯里蘭卡陸續出現貨幣貶值、物資緊缺、通脹高企、外匯枯竭和主權債務瀕臨違約等問題。截至2022年7月13日,斯里蘭卡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當前,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根廷等國家陸續向IMF申請援助貸款予以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