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運輸需求下滑趨勢仍在持續,迫使包括馬士基、地中海航運(MSC)在內的班輪公司,繼續削減運力。
10月11日,馬士基發布公告稱,預計全球需求將持續減少,鑒于此,該公司正進行相應調整,以重新平衡全球運力。最新的一項調整是,削減亞歐航線運力。
馬士基表示,在削減亞歐航線運力的措施下,第一艘受此影響的船舶,是在2M聯盟AE1/Shogun航線運營的“MSC Hamburg”輪。
該船的運力為16652TEU,原計劃于10月26日從寧波啟航,掛靠港口包括中國寧波、廈門和鹽田,馬來西亞的丹戎帕拉帕斯,以及歐洲的澤布呂赫、鹿特丹和不來梅。
馬士基表示,其總體目標仍然是為客戶提供可預測性服務,通過為受影響的船舶提供替代航線,盡可能降低客戶的供應鏈受到的影響。
根據航運業數據分析公司eeSea的數據,AE1/Shogun航線在77天的往返行程中,共部署了11艘平均載箱量為15414TEU的船舶。
對于上述業務調整,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訂艙量大幅下降的影響,2M聯盟別無選擇,只能對運力進行調整,避免即期運價和短期合同運價進一步暴跌,對長期合同的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近期,集運市場持續疲軟,特別是美西市場量價齊跌,班輪公司此前已經作出了相應業務調整。
在2M聯盟削減亞歐航線運力前,該聯盟就已經在今年9月底,暫停了其美西航線Sequoia/TP3,原因是“過去幾周,美西市場的運輸需求減少”。Sequoia/TP3航線暫停后,該航線上的原有貨物可以通過2M聯盟的Jaguar/TP2航線運輸。
不久前,美森輪船也暫停了其季節性航線中國-加州快線(CCX),原因是市場即期運價暴跌。
還有消息稱,達飛也將暫停其美西市場的“金門大橋”航線(Golden Gate Bridge service)。該航線掛靠上海、鹽田、奧克蘭、西雅圖、高雄等港口,投入7艘5000TEU至11000TEU型船運營。
總部位于亞洲的航運數據提供商Linerlytica則表示,停航對阻止運費下滑無效,現在最需要的是“永久性的產能撤出”。
對于近期的市場波動,有運營亞歐航線的船公司人士表示:“這是疫情開始以來,我看到的最糟糕的情況,我們預計需求將下降25%。”
其補充稱,未來幾周到英國的訂艙量特別少。“中國十一黃金周假期過后,市場總是疲軟的,但今年可能是最糟糕的一年。”
此外,隨著歐洲經濟下滑、通脹加劇,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罷工活動不斷,有分析認為,英國甚至歐洲的港口擁堵將上升到“前所未見的水平”,供應鏈風險進一步加劇。
馬士基9月份也曾表示,隨著美國和歐洲經濟大幅放緩,“日益悲觀”的經貿前景正給集運市場帶來強大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