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入歐美航線長約簽約季,現貨市場運價水漲船高。因船公司不斷減班、燃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近期,馬士基、達飛等集運巨頭相繼宣布上調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等。運價低迷的趨勢或將逐步扭轉。
船公司繼續減班控艙!
取消51個航次,取消率8%
根據德路里最新數據顯示,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的主要貿易航線的總共675個預定航次中,在第15周(4月10日至16日)到第19周(5月8日至14日)的5周間取消了51個航次,取消率占8%。
在此期間,51%的停航發生在跨太平洋東行航線,45%發生在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航線,4%發生在跨大西洋西行貿易航線。
在接下來的五周內,THE聯盟已宣布取消高達25個航次,其次是海洋聯盟和2M聯盟,分別取消了16個航次和6個航次。同期,非航運聯盟實施了4次停航。
德路里表示,盡管復雜的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形勢影響了消費者需求,但CMA CGM和Hapag-Lloyd等承運商仍熱衷于訂購6-10艘新的甲醇動力船,以取代現有的船隊。歐盟新的脫碳措施和規則很可能推動這一舉措。
與此同時,德魯里預計,除跨大西洋航線外,東西航線的現貨價格將在未來幾周內穩定下來。